这个夏天,“雪糕刺客”火了。
随手拿起一根看似普通的雪糕,结账时却会用出乎意料的价格让人感叹,钱包被刺中,“这不是雪糕,这是刺客”。
所谓“雪糕刺客”,其实是很多消费者的吐槽:一些没见过的品牌或包装的雪糕,它们静静"潜伏"在冰柜里,本以为只要几元钱,结账时却被告知要几十元,感觉“被刺了一剑”(太贵)。
“平平无奇的外表,令人心疼的价格”“这种雪糕最解暑,因为没拆开心已经凉了”……在社交平台,部分网友还戏称,“不认识的‘野糕’你不要拿”。
在高价“雪糕刺客”的衬托下,“雪糕刺客”的反义词“雪糕护卫”也被网友发明出来,并冲上热搜。与样子平淡无奇、售价巨贵的雪糕刺客相比,雪糕护卫指的是从小吃到大,味道不错,价格合适,拿它准没错的雪糕。
这其中,售价5毛钱的雪莲冰块成了“雪糕护卫”的代表。
雪莲品牌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雪莲是市面上最低价的雪糕,一包利润只有5分钱左右,一包5毛钱的价格已经持续了13年左右,其主要做以老百姓吃得起的雪糕为主,因此也没有足够多的利润去研发其他产品。
7月4日
#当雪糕刺客遇到雪糕护卫#
话题冲上微博热搜
不少网友表示遇到了“雪糕护卫”,通过优惠叠加,电商平台上的平价雪糕回归了。不仅有40余种3元以下雪糕,且梦龙、中街等网红款较便利店价格也打了5折,有网友仅用元便购得39根雪糕。
网友直呼:终于有人对“雪糕刺客”下手了,雪糕自由的夏天回来了。
其实消费者
被“刺”到的不是价格
而是“未知”
商品标价不够显著、标价不清晰
因此结账的时候变成开盲盒
不过,让消费者感到欣慰的是,最强版“雪糕护卫”来拯救市场了。7月1日起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》施行。
该规定提及: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,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价格欺诈行为。
新规实施后,如若消费者发现商品售价与标签不符或没有标签,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。
开屏新闻资料图
夏日炎炎,何以解忧?
唯有吃雪糕!
昆明这几款特色雪糕
有颜有甜
陪你清凉一夏
↓↓
云南省博物馆·手雷雪糕(图源:“云南省博物馆”